requestId:68ac9494311ed5.30854652.
編者按: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6周年,也是短期包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包養網推薦。為紀念抗戰勝利,中國包養網舉行了盛大的閱兵慶典。期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裁軍30萬,彰顯了包養網中國堅持和平發展的決心。
9月22日至25日,習近平主席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與奧巴馬總統舉行了深入、坦誠、建設性的會談。中美兩國在網絡安全、氣候變化等多個領域的合作事項取得積極進展,雙方在構建新型大國關系道路上進一步向前發展。
25包養網日結束對美訪問后,習近平主席赴紐約出席聯合國成立70周年系列峰會,在聯合國總部發表題為《謀共同永續發展做合作共贏伙伴》的演講,并表示中國包養甜心網將設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首期提供20億美元,支持發展中國家落實2015年后發展議程。
中國一系列對外行動引發了國際輿論的高度關注。在此背景下,我們需要對中國自身的發展及中國與世界的互動做出包養網真實、客觀、理性地解讀,這樣國際社會才能真正理解中國及中國的行為。為此,人民網與《當代世界》合作,專門邀請相關領域知名學者從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外交等不同維度對中國進行分析和評論,供讀者參考。
中國離全球治理體系的核心還有多遠?
新中國成立66年來,中包養國在國際格局中的地位和影響力得到極大提升,中國的命運與世界的命運也越來越密切地交織在了一起。回顧過往六十多年歷史,中國與國際社會的互動逐步經歷了從“有限”到“全面”、從“被動”到“主動”的過程。作為中國與國際社會互動的一個重要層面,中國對全球治理進程的參與也經歷了從有限被動參與到積極主動參與再到在某些方面發揮引領作用這樣一個發展過程。
總體上看,20世紀90年代之前,因冷戰兩包養情婦極格局和自身國力所限,中國對全球治理進程的參與也十分有限。雖然20世紀70年代之后,因國際形勢趨于緩和和國內改革開放戰略的啟動,中國逐步擴大了對聯合國系統的參與,但在具體實踐上中國對西方主導的國際組織仍有較大疑慮和較強的戒備心理。這一時期,中國對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的態度更為積極,而對其他領域的參與則較為慎重。即使在經濟領域,中國在一定程度上也處于“被治理”的狀態。包養網
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在冷戰結束的國際背景下,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及全球化進程的快速推包養網車馬費進,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廣度和深度得到大幅提升。特別是新世紀以來,氣候變化、恐怖主義、經濟危機、地區沖突、核擴散等各類全球性問題不斷涌現。與此同時,在改革開放戰略包養引導下中國的綜合國力得到極大提高,這兩大客觀現實進一步推動了中國女大生包養俱樂部對全球治理進程的參與。
近年來,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廣包養價格度和深度都達到了史無前例的程度。在全球經濟治理領域,中國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的重要成員。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機爆發后,作為二十國集團的重要一員,中國竭力推動國際金融治理機制改革與創新,提出要加大金融體制的監管力度。在全球環境治理領域,尤其是氣候治理方面,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雖然暫不承擔有約束力的溫室氣體減排義務,但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中國自覺、主動承擔了量化減排目標,多次宣布自主減排承諾。中國承諾二氧包養化碳包養故事排放在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包養甜心網右。在全球安全治理領域,中國是聯合國維和行動中派出官兵最多的國家之一,同時積極參與亞丁灣護航等國際安全行動。在反對恐怖主包養網義、打擊跨國犯罪、抗震救災、提供人道主義援助、維護海上通道安全等全球治理和地區治理領域,中國是積極建設性的重要參與者,并努力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以更大的力度為全球和地區提供更多經濟和安全公共產品。
除了態度更加積極外,當前中國對全球治理進程的參與還包養呈現出明顯的主動作為的傾向,包括提出包養理念和設想、提供議題和方案、構建制包養度和規則等。甚至在某些全球治理領域,中國開始發揮了某種程度的短期包養引領作用。中國提出促進相關國家包養經濟合作的“一帶一路”構想和包養網車馬費倡議,并為包養網推薦此協調設立絲路基金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中國與金磚國家加強戰略合作,設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和應急儲備安排,維護全球治理進程包養網中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中國積極參與蘇丹達爾富爾危機、伊朗核談判等國際熱點問題的解決,并最終取得良好效果,等等。以上種種都可以體現出中國參與全包養網心得球治理的主動性和引領性。中國正在努力嘗試為全包養網球性問題的解決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隨著國際力量對比發生變化和國際格局的調整,全球治包養意思理也開始步入轉型期。在此背景下,中國參與全球治理所面臨的兩難困境日益凸顯。一方面,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國際社會要求中國承擔更多國際責任的呼聲日漲。倘若中國對全球性問題的解決參與不力,往往會被一些國家指責為沒有承擔起一個大國應有的責任。另一方面包養條件,當中國嘗試利用自身增強的實力為全球性問題的解決貢獻一份力、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時,有些國家又開始表示擔憂,甚至批評中國在試圖挑戰現有國際秩序。例如,中國倡導成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便被有些國家解讀為對現有國際金融機制的一種挑戰。客觀上講,包養網站中國對全球治理進程的參與并沒有脫離現有的國際機制,即便與其他國家合作新設立的一些國際制度也是對傳統國際機制的一種補充而非替代和顛覆。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未來中國在全球治理領域所發揮的建設性作用和引領性作用將會進一步凸顯。然而,在全球治理轉型期,很多傳統的國際制度面臨改革問題(如聯合國安理會改革、國際貨幣基金長期包養組織改革等),很多全球性問題需要依靠新的國際規則和標準加以解決。這些問題大大增加了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難度。中國能否有效化解參與全球治理的“兩難困境”,很大程度上有賴于中國能否真正實現由地區性大國向世界性強國的轉變。
(周方銀作者系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周邊戰略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TC:sugarpopular900